新华社西安4月23日电(记者 付瑞霞)小心翼翼地踩着河道里松动的石头,83岁的傅永贵婉拒旁人搀扶,缓慢地跨过小河沟,走向对岸一座破旧的小小砖瓦房。
“这就是‘厕所试验室’,别嫌它埋汰,我们当年就在这里研制姿态控制发动机。”傅永贵,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原主任设计师、中国姿控发动机创始人,在第四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,他和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的100余名学子,走进秦岭深处的陕西凤县红光沟,分享三线创业时期的艰辛。
红光沟曾经坐落着中国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基地,代号067,即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的前身。
1969年年底,067基地11所从北京迁往三线的工作还没有开始,傅永贵是第一位到红光沟进行研制工作的设计人员,他的首要任务是“尽快研制出姿态控制发动机”。姿态控制发动机是小型发动机,推力最小不足1公斤,最大也只有几公斤。
“我在北航学的是大型液体发动机设计,工作后参与研制的发动机,推力是几十吨。完全没有小发动机的知识储备和研制经验。”傅永贵开始研制姿控发动机之时,手里只有一套从北京出发前绘制的工程设计草图。
最让傅永贵头疼的是没有试验室。1970年8月初,傅永贵开始筹建“自己的试验室”。辗转几个地方无果后,他把目光落在河沟旁立着的一座废弃厕所。
“我当时就想着,还有这么多试验要做,耽误不起时间,在试验室建成前先临时用一段时间吧。”经领导批准后,傅永贵和同事一起改造出了一间“厕所试验室”。
“‘男厕所’是观察室,‘女厕所’是试验室,‘男女厕所’之间打上一个孔,装上有机玻璃当作防爆观察窗。”傅永贵向现场的学生们描述“厕所试验室”的构造。
简陋的试验室建成后,傅永贵和同事们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一两次试验。刚开始,每次试验都会发生爆炸,被人戏称为“炸粪坑”。
当时没有防护措施,封闭的厕所空间狭小,身处分解气体的环境中,大家都被熏得头昏脑涨、眼睛红肿,试验进行一段时间,就得出去休息一下。
“有一回休息的时候,有个同事说,这个‘厕所试验室’,别说是外国人会觉得不可思议,也许过几十年,我们国家的年轻一代也会觉得是天方夜谭吧。”已是耄耋老人的傅永贵,在昔日的“厕所试验室”旁,向未来的中国航天人娓娓道来。
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大二学生陈宜炜,站在傅永贵身旁听得入神。“‘厕所试验室’,我之前是知道的,但那时候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符号,而且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。直到我真的来到红光沟,我才能感觉到老一辈航天人这种精神,从最艰苦的环境中找到最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。”
在这个“厕所试验室”里,傅永贵和同事们先后解决了催化剂、推力室结构设计等问题,姿控发动机的研制在这里取得阶段性成功。如今,它主要用于运载火箭末级、导弹弹头和各类航天器的姿态控制。